本帖最后由 老司机 于 2018-6-15 08:41 编辑
来源:电白新鲜事
近日,茂名市人民政府发布《茂名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(2018-2035年)》成果批前公示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当中有什么玄机?还真的有呢,其中这次规划的内容包括: 广湛客专高铁站真正选址曝光 有轨电BRT 市区公交专用道 新机场专线 水上客运 旅游公交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是不是把你吓出一身冷汗,之前还说要飞跃成为二线城市,怎么这规划是按照一线城市规划啊!大茂君来为你一一查看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一、广湛客专高铁南站真正选址曝光 《茂名市公共交通枢纽站规划图》告诉大家广湛客专将走南线,选址在市民大道北沈海高速南侧,时速达350公里,茂名-广州只要1个多小时!之前的深茂铁路是200公里时速的。 二、现代有轨电车,打造旅游观光 茂名市区基本建成“两纵两横一环”的中运量公交系统,共5条线路,里程98.5公里,实现网络化运营。 表1-1 茂名市区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一览表 三、BRT系统 []BRT系统:一纵一横,共2条,里程26.5公里,实现与北组团内部的东西向和南北向公交客流走廊的耦合,并与现代有轨电车网络相衔接。 表1-1 茂名市区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一览表 一纵:公馆-羊角 主要途径:油城一路-油城十路-茂东快线 一横:红旗-站南 主要途径:官渡路-茂名大道 BRT全称快速公交系统,也许有些人去过广州坐过应该比较熟悉,通常也被人称作'地面上的地铁',简单来说就是公交专用车道 四、水上巴士,沿海旅游产业更加密切 为满足南组团和东组团滨海区域人民群众便捷出行,促进滨海沿线旅游产业发展,规划构建“普、快、游”相结合的新型水上公共交通网络,并实现与地面公交系统高效衔接。
路线图
五、高铁、机场、城际快线 以连接中心城区与湛江新机场、深茂高铁市区主要站点快速通达为主,规划机场公交快线2条、高铁快线9条;以实现高州、化州与中心城区快速通达为主,规划城际公交4条;以快速联通中心城区各主要组团和人口主要集散点为主,规划组团快线16条。 表5-1 茂名市区近期公交快线新增计划 六、市区高峰期公交专用道 为提高骨干走廊公交车辆运行效率,提升公交竞争力和吸引力,根据市区公交客流走廊布局,结合城市发展和道路条件,规划“四纵五横两射”共9条公交专用道,总长74.6公里。公交专用道以路侧式布置为主,高峰时段公交专用,其余时段向社会车辆开放。 表2-1 茂名市区公交专用道系统规划一览表 []何时实现 近期实施计 本规划近期规划期至2025年,为提高规划方案的指导性和操作性,有序推进方案实施,将近期规划期划分为:2018-2020年和2021-2025年两个阶段。 (一)运力增长计划 到2020年底,中心城区万人公交车拥有量达10标台,公交运力总规模达1240标台;到2025年底,中心城区万人公交车拥有量达12标台,公交运力总规模达1836标台;投放车辆以纯电动公交车为主。 (二)骨干网络计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近期重点发展区域和公交走廊客流预测,近期重点打造“一纵一横半环”的中运量公共交通网络,里程长度约50公里。到2020年,推进中运量公交系统建设前期准备工作;到2025年,基本建成1号线首期工程、3号线首期工程、4号线中运量公共交通网络。 ](三)路权优先计划 根据茂名市区公交客流走廊预测,近期加快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建设,重点打造“两纵两横”的公交专用道网络。到2020年,推进公交专用道系统建设前期准备工作;到2025年,基本建成厂前西路-厂前东路-官渡路,油城三路-油城九路以及红旗路、光华路等“两纵两横”的公交专用道网络。 (四)线网重构计划 到2020年底,规划开行公交快线21条、公交干线33条、公交支线17条,同步实施快线、干线、支线线路编码调整和线路分色管理,将线路功能与线路编码和颜色关联。到2025年,规划新增公交快线9条,公交干线10条,公交支线14条。 也就是说 不出7年就能坐上 有轨电车、BRT等新型公交系统, 难道你到那个时候还不觉得茂名是二线城市? 阅读链接 电白区,广东省茂名市市辖区,位于广东西南沿海,北靠高州、阳春,东连阳西,西接茂南区、吴川,南临南海。2014年4月18日挂牌成立,由原电白县和茂名市茂港区合并而成。电白区是茂名市辖区内唯一的一个沿海县级行政区,其沿海地区是广东茂名滨海新区(以电城、博贺两镇为起步区)的重要组成部分;七迳镇则被茂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(简称茂名高新区,属于滨海新区规划的一部分)管辖;南海街道等属于水东湾新城范围。 [size=1.5]“电白”历史悠久,因粤西一带多雷电而得名,先后以郡、县、市辖区作为行政区划类型。电白辖区先后变动,至明朝成化三年(公元1467年)县治由长坡(今高州长坡镇)迁到神电卫(今电城镇)后,电白县辖区基本定型,直至电白县、茂港区分治;电白区成立后,又恢复到电白县、茂港区分治前电白县的辖区范围。
电白区南部沿海,中、北部为内陆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温暖湿润,主要包含沙琅江流域(北、中、西部)及望夫河(儒洞河)流域(东部),盛产荔枝、龙眼、花生、海鲜等,其中水东芥菜远近闻名,有全国水产品百强县和水果总产量百强县之称 。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,也使得电白区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颇为丰富,其中有中国第一滩、罗坑水库、锦盖山、放鸡岛等。 [size=1.5]电白区交通方便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,是粤西南的重要门户。电白区成立前,电白县即被评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(1992年第一届) 。随着茂名市经济重心向电白区(沿海为主)转移,电白区经济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十分大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