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茂名媒体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图文热点
查看: 1569|回复: 2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高州民歌

  [复制链接]

597

主题

1329

帖子

4031

积分

研究生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在线时间
54 小时
最后登录
2015-10-20
注册时间
2014-11-1
积分
4031
金钱
946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5-1-2 14:1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  民歌,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。鲁迅说民歌语言是“活人的唇舌”。它清新活泼,朴素自然,读之顺口,听之入耳。现代语言学家王力说:“劳动人民自己创作的民歌,常常不受格律的束缚,他们往往只管押韵,而不管平仄粘对的原则。这样,民歌就成为以绝句形式为基础的‘半自由体’的诗。”民歌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,如劳动歌、生活歌、风俗礼仪歌、情歌、儿歌等。

  民歌一般都有三个特点:其一,具有浓烈的劳动生活气息;其二,具有劳动人民的鲜明形象及思想情调;其三,具有民间常用的赋比兴手法,语言生动而有韵味。有人说“民歌是一切诗歌的母亲”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因为民歌开辟了各种诗歌的道路,哺育了各个时代的诗人。历代的诗人如屈原、刘禹锡、白居易、郑板桥等都常常从民歌中吸取营养。岭南的诗人,从南朝刘勰,唐代张九龄到清代屈大均、宋湘及近代黄遵宪、梁启超都深受民歌的影响。特别是被温家宝总理访问香港时推崇的黄遵宪,是善于向民歌学习的诗界巨子,他明确提出必须借鉴民歌。毛泽东1965年7月21日《致陈毅》的信中谈到:“民歌中倒是有一些好的。将来趋势,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,发展成一套吸引读者的磨擦体诗歌。”

  民歌的起源很古。七言体民歌早在汉代已经成熟,发展到唐代,七言四句已成为我国汉民族民歌的主要形式。岭南地区民歌十分发达。屈大均说:“其歌也,辞不必全雅,平仄不必全叶,以俚语土音衬贴之。……辞必尽其艳,情必尽其至。”范端昂在《粤中见闻》中说,“粤俗多好歌,歌不露题,而语多双关,其中有挂折(指引起悬念或联想),亦有用俚语土音衬贴,曼节长声,不肯一往而尽,使人喜悦、悲酸不能自已”。粤西的习俗,凡有吉庆,必唱歌以欢乐。至今,高州民歌仍同梅州山歌一样,保留着十分鲜明的粤歌个性。

  高州民歌种种

  今天的民歌有三种形态:第一种是原生民歌,就是多年来老百姓口头流传下来的。这类民歌是老百姓抒发情感的歌曲,是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。我们要保护它,吸收其精华。第二种,是加工、整理过的民歌。这类民歌属于编曲性质的。但它的骨架还是民歌。第三种,是音乐工作者深入生活采风,吸取民歌的素材,在这基础上创作的歌曲。”

  清代诗人李调元任广东提学使期间,悉心收集粤地的民歌和谣谚,在其编定的《粤风》中,收有汉族情歌53首,瑶歌23首,俍歌29首,壮歌8首。这是研究岭南民歌的珍贵资料。古时流传下来的高州民歌以情歌为多。其次是盘歌(也称对答性的山歌)、仪式歌、四季歌、时政歌、讽刺歌等。

  情歌,指专门表达男女之间相思、相恋的歌。这类作品不仅源远流长,而且数量最多(目前已收得高州情歌165首)。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《诗经》记载的民歌大多也是情歌。情歌的创作和流传与一定的婚姻制度和民间歌唱风俗有密切关系。高州情歌:

  初 试

  新打剪刀柄弯弯,

  初见阿哥开口难。

  心跳好比擂大鼓,

  面红好比火烧山。

  结 交

  哥是大山古树松,

  妹是青藤紧跟踪。

  树长一年箍一度,

  藤枯树死也不松。

  迷 恋

  今早食饭打烂碗,

  晚间饮茶打烂杯。

  只因那日见到你,

  三魂七魄未曾回。

  相 思

  坐在深房织麻布,

  横也丝来直也丝。

  半夜绣球镶红豆,

  暗里相思哥不知。

  高州民歌的创作手法

  高州民歌的创作手法,种类丰富,常用的以赋、比、兴为主,还有反复叠用、譬解双关、夸张、顶针、同字相押等等。人们通过这些艺术手法,把一般的语言变为具有浓郁的口头色彩,同时也具有深厚诗意氛围的民歌语言。

  (一)赋比兴是民歌最主要的创作手段

  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中说:“赋者,铺也。”叙物以言情就是“赋”,与文学创作的“白描”相仿。

  在民歌创作中,“比”和“兴”常常连起来使用,所以人们便把“比兴”作为一种艺术手法。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对“比兴”的解释是:“比者,写物以附意”,显浅地说就是打比方,以彼物比此物。“兴”就是托事于物,先说他物以引起所要叙述的事。因而比兴这种表现手法常常混合使用。

  著名诗人艾青曾指出:“比喻的作用,在于使一切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,而且赋予思想感情。”

  (二)反复叠用,是民歌创作使用最多的一种手法

  所谓反复叠用,就是重复使用同一字词或同一句形的句子来塑造艺术形象,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,借以强化和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。

  (三)譬解双关是民歌的一个标志性辞格和手法

  何谓譬解双关?譬,是譬喻;解,是解释。譬喻和解释合在一起即称为“譬解”。譬解俗称“运题”或称“韵头”。这种艺术手法,能使民歌通俗易懂,生动活泼,幽默恢谐,含蓄委婉。其中,有的在譬喻解释的同时,还融入隐义、谐音的双关手法。

  (四)在民歌中夸张手法也是常见的。

  夸张,是民歌创作常用手法之一,东汉学者王充在《论衡·增艺篇》中所说的:“称美过其善,进恶没其罪”是夸张最好的诠释。夸张是故意扩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原样或特征,使人仍感到真实而合理。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,并借助丰富的想象,抓住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,运用形象化的语言,有意言过其实,加以夸大和强调,以突出所反映事物的本质,使褒贬明显,能抒发强烈而深刻的思想感情。

  (五)顶针(续麻、连珠)是民歌穿插运用的一种辞格和手法

  顶针能使邻接的句子首尾蝉联,上递下接,即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,俗称“顶针续麻”;续者,断而复连也。顶针能巧妙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连锁关系,能使结构严密,语气连绵,音律流畅,更好地表情达意。

  (六)同字相押是民歌区别于“七绝”的一个特色

  近体诗“七绝”句尾押韵的字,一般不允许重复使用同一个字的。但民歌创作则可以同字相押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0

帖子

2

积分

学前班

Rank: 2

在线时间
0 小时
最后登录
2022-1-24
注册时间
2022-1-24
积分
2
金钱
2
沙发
发表于 2015-1-2 14:48 | 只看该作者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帖子

0

积分

幼儿园

Rank: 1

在线时间
小时
最后登录
1970-1-1
注册时间
2014-7-2
积分
0
金钱
板凳
发表于 2015-1-3 19:45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民歌,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帖子

0

积分

幼儿园

Rank: 1

在线时间
小时
最后登录
1970-1-1
注册时间
2014-7-2
积分
0
金钱
地板
发表于 2015-1-3 19:46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顶针能巧妙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连锁关系,能使结构严密,语气连绵,音律流畅,更好地表情达意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帖子

0

积分

幼儿园

Rank: 1

在线时间
小时
最后登录
1970-1-1
注册时间
2014-7-2
积分
0
金钱
5#
发表于 2015-1-3 19:46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很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1113

帖子

2461

积分

大学生

Rank: 6Rank: 6

在线时间
78 小时
最后登录
2016-7-9
注册时间
2015-1-6
积分
2461
金钱
662
6#
发表于 2015-1-7 11:35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民歌,是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1113

帖子

2461

积分

大学生

Rank: 6Rank: 6

在线时间
78 小时
最后登录
2016-7-9
注册时间
2015-1-6
积分
2461
金钱
662
7#
发表于 2015-1-7 11:35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高州情歌:   初 试   新打剪刀柄弯弯,   初见阿哥开口难。   心跳好比擂大鼓,   面红好比火烧山。   结 交   哥是大山古树松,   妹是青藤紧跟踪。   树长一年箍一度,   藤枯树死也不松。   迷 恋   今早食饭打烂碗,   晚间饮茶打烂杯。   只因那日见到你,   三魂七魄未曾回。   相 思   坐在深房织麻布,   横也丝来直也丝。   半夜绣球镶红豆,   暗里相思哥不知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易先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
8#
发表于 2015-1-7 11:41 | 只看该作者
顶针能巧妙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连锁关系,能使结构严密,语气连绵,音律流畅,更好地表情达意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易先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
9#
发表于 2015-1-7 11:41 | 只看该作者
顶针能巧妙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连锁关系,能使结构严密,语气连绵,音律流畅,更好地表情达意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易先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
10#
发表于 2015-1-7 11:41 | 只看该作者
支持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茂名媒体网新浪微博|客服QQ: 1132836688|电话:13428161108|茂名媒体网免责声明:本论坛(mmmtw.com)所载所有内容皆为网友上传。 本论坛只为网友提供空间和平台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。 QQ:1132836688 本论坛的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的个人意见,与本论坛立场无关。|茂名|小黑屋|茂名论坛|茂名人|Archiver|手机版|茂名新闻|360导航|关于我们|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0428号 ( 粤ICP备2023141084 号-1 )  茂名市展翅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GMT+8, 2024-5-3 05:38 , Processed in 0.640860 second(s), 4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