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茂名媒体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726|回复: 1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你是家长吗?我来告诉你班上学生差异的原因

[复制链接]

478

主题

1470

帖子

5014

积分

博 士

Rank: 8Rank: 8

在线时间
197 小时
最后登录
2016-11-29
注册时间
2014-11-5
积分
5014
金钱
1844
QQ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4-11-27 19:5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小莉的话:网上搜索半天仍然找不到本文的原作者,但我相信这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的经验之谈和肺腑之言。“孩子之间的竞争,归根道理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。”“所谓智力,就是阅读能力,而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,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”。每一点都非常赞同。

今天的文章较短,小莉多说几句。前几天有位妈妈留言和我探讨关于孩子认字的问题,她提到华德福教育不提倡学龄前的孩子认字,认为过早让孩子认识文字符号会束缚孩子的想象力。华德福教育我只了解过皮毛,我住的小区就有华德福学校,对他们的自然养育理念,让孩子在艺术、手工和园艺等活动中学习的做法也很有兴趣。

不过不提倡认字这点我不太赞同,如果说认识文字束缚了孩子的想象力,那么认识别的呢?我最近在读《汉字王国》,这是一本讲述中国人和汉字之间故事的书,让人惊讶的是这本书出自一位瑞典女教授之手,在她的笔下的这些汉字都是有来源有故事的,每个字都有丰富的含义,而汉字也是连接所有中国人的文化纽带和标志。

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,尽早认字都是有必要的。学龄前孩子认字有助于孩子尽快地进入真正的阅读,而阅读能力才是智力的根本。

当然大人要把认字这件事做得轻松有趣,让孩子易于接受,我女儿快6岁,没有具体统计过认字量,字书暂时还无法流畅地看,但有图的绘本自己看已经不成问题,我用的方法就是尹建莉老师的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当中提到的“早期指读,在阅读中认字”的方法,孩子几乎没有经历过“认字”这件事就已经迈过了这个门槛。很多妈妈反对指读,认为这样做败坏了孩子的阅读兴趣,但我相信它是有效的。

认字、指读这两件事本身都是中立的,做好了就能助长孩子的阅读兴趣,做得不好才会让孩子感到厌恶。

…………正文分割线…………

1、同一个班级,孩子之间的竞争,归根到底,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。平时不闻不问,考差了大发雷霆,是不负责任的表现。

2、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哪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,其实主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。

3、同在一个班级,教是一样的教。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,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,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,更没有资格责备他们。

4、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,要这样想:如果我不做,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。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。

5、作为教育者,要想让孩子爱学习,必须自己先做读书人。教师如此,家长也是如此。

6、如果希望孩子好,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,那就从今晚做起——和孩子一道,安静地看书。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,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?

7、儿童的学习越困难,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,他就越应当阅读。

8、其实,无论是基础知识,阅读还是写作,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。

9、所谓智力,就是阅读能力。

10、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,可是家长是否负责任,却必然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。教师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。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、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,教师对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别关注一些——这是很公平。因为没有家庭配合,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。

11、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,除了天分,更多的是自控力、专注性和求知欲,这些素质,对于孩子的成长,太重要。

12、作为教师,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。可是,那比分数更重要的,我们时刻不敢忘记。第一,身心健康;第二,正直勤勉;第三,面对困难,具有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;第四,成绩优秀。

13、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,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,天长日久,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孤独者。当然,教师会竭尽全力,不让这种情况发生。作为家长,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“在家很任性。”这实在是家长自己应当深刻检讨的事情。现在的孩子,性格成型早。希望父母高度重视,及时扭转。否则,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。

14、“对于教师而言,真正的志同道合者,存在于家长中。当大家都动起来,群策群力了,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!”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,而是两个,一个是学生班,一个是家长班。

15、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,步步紧跟;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,勉强应付;三分之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。而这,就是及格、良好、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。”

16、孩子学习是艰辛的,这是一个爬坡过程,一旦上了路,对于您的家庭、对于教师,都是一件幸事。在这个过程中,教师自然要竭尽全力引导、帮助他们,如果在能得到家长的帮助,那孩子将多么幸福。

17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看起来没有差别——六年之后,他们将有多么不同。

18、不要着急,不要攀比,不要企望一口吃胖,不要提出超越孩子接受能力的要求。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,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。只要他在读,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就值得高兴,就应当鼓励。

19、一天一小步,一周一大步,一月长一截——一学期就在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。资质相同的孩子,摊上不同的父母,其发展也就不一样。

20、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,惟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。其实,对于孩子来说,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——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。没有了静听和沉思为前提,所谓“积极发言”,只是为表现而表现的低效闹腾而已。

21、一次考试的分数不重要,重要的是知识掌握了没有,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喜欢读书。即使从应试的角度考虑,从长远来看,读书也是所有功课植根的土壤,他的贫瘠与丰厚,关系实在重大。

22、让学生直面学习中的困难,打破快乐轻松学习的神话,这是每一个明智的师长要做的事情。在这一过程中,学生收获的,将不仅是知识,更有毅力、恒心,克服困难的勇气等重要的非智力因素。

23、养育养育,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——父母责任更重要的,是教育,而不是抚养。

24、孩子需要你的扶助——今天的扶,正是为了将来的不扶或者少扶,否则问题越积累越多,差距越拉越大,孩子和你将不堪其苦。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50

帖子

107

积分

小学生

Rank: 3Rank: 3

在线时间
0 小时
最后登录
2014-11-27
注册时间
2014-11-27
积分
107
金钱
37
QQ
沙发
发表于 2014-11-27 20:15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知道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50

帖子

107

积分

小学生

Rank: 3Rank: 3

在线时间
0 小时
最后登录
2014-11-27
注册时间
2014-11-27
积分
107
金钱
37
QQ
板凳
发表于 2014-11-27 20:15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谢谢楼主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597

主题

1329

帖子

4031

积分

研究生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在线时间
54 小时
最后登录
2015-10-20
注册时间
2014-11-1
积分
4031
金钱
946
地板
发表于 2014-11-27 21:00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学习中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帖子

0

积分

幼儿园

Rank: 1

在线时间
小时
最后登录
1970-1-1
注册时间
2014-7-30
积分
0
金钱
5#
发表于 2014-11-27 22:22 | 只看该作者
学习中。我是小家长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

主题

781

帖子

1670

积分

大学生

Rank: 6Rank: 6

在线时间
65 小时
最后登录
2015-7-12
注册时间
2014-10-31
积分
1670
金钱
332
6#
发表于 2014-11-27 23:20 | 只看该作者
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妈妈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

主题

781

帖子

1670

积分

大学生

Rank: 6Rank: 6

在线时间
65 小时
最后登录
2015-7-12
注册时间
2014-10-31
积分
1670
金钱
332
7#
发表于 2014-11-27 23:21 | 只看该作者
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妈妈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0

主题

781

帖子

1670

积分

大学生

Rank: 6Rank: 6

在线时间
65 小时
最后登录
2015-7-12
注册时间
2014-10-31
积分
1670
金钱
332
8#
发表于 2014-11-27 23:23 | 只看该作者
又学了点知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帖子

0

积分

幼儿园

Rank: 1

在线时间
小时
最后登录
1970-1-1
注册时间
2014-7-2
积分
0
金钱
9#
发表于 2014-11-28 06:39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很有用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主题

帖子

0

积分

幼儿园

Rank: 1

在线时间
小时
最后登录
1970-1-1
注册时间
2014-7-2
积分
0
金钱
10#
发表于 2014-11-28 06:40 来自手机 | 只看该作者
俺要学会,日后为我的孩子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茂名媒体网新浪微博|客服QQ: 1132836688|电话:13428161108|茂名媒体网免责声明:本论坛(mmmtw.com)所载所有内容皆为网友上传。 本论坛只为网友提供空间和平台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。 QQ:1132836688 本论坛的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的个人意见,与本论坛立场无关。|茂名|茂名论坛|茂名人|手机版|茂名新闻|360导航|关于我们|粤公网安备44090202000428号 ( 粤ICP备2023141084 号-1 )  

GMT+8, 2025-5-4 03:34 , Processed in 0.706811 second(s), 4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